万年历资讯

小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的特点

2024-06-26 来源: 天气君

  导语: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,意味着“三伏天”即将到来,大风暴雨天气常常伴随着暑热,很容易影响人们的饮食胃口,在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些消暑和增加食欲的食物。俗话说“民以食为天”,每个节气都有每个节气的食俗,小暑同样也不例外。

  小暑节气特点

小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的特点

  一、南方雷暴、华南高温伏旱

  小暑前后,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,常与大风、暴雨相伴出现,有时还有冰雹,容易造成灾害。华南东部,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,多连晴高温天气,开始进入伏旱期。中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。

  二、淮河、秦岭一线降水增加

  小暑开始,江淮流域梅雨先后结束,东部淮河、秦岭一线以北的广大地区开始了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雨季,降水明显增加,且雨量比较集中;华南、西南、青藏高原也处于来自印度洋和我国南海的西南季风雨季中。

  三、长江中下游雷雨频频

  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则一般为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高温少雨天气。也有的年份,小暑前后北方冷空气势力仍较强,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与南方暖空气势均力敌,出现锋面雷雨。小暑时节的雷雨常是“倒黄梅”的天气信息,预兆雨带还会在长江中下游维持一段时间。

  小暑吃什么

  1、吃三宝

  小暑三宝分别是黄鳝、莲藕和绿豆芽。小暑的天气炎热,人体出汗多,消耗大,一般都胃口不是很好,而吃三宝不仅能改善胃口,还能起到滋补、清热的作用,真不愧是夏日吃货们的首选。

  2、食新

  在小暑节气中有“食新”一说,意思是民间有食新米的习惯,因为小暑前后,正好赶上部分地区的粮食收获,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,煮成米饭祭祀祖先和“五谷大神”,祈求来年获得丰收。城市里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,再吃一些新上市的蔬菜等。

小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的特点

  3、吃饺子

  小暑吃饺子来自于一句谚语:“头伏饺子,二伏面,三伏烙饼摊鸡蛋”,而头伏和小暑的时间很接近,久而久之人们便在小暑吃饺子。伏日人们食欲不振,比平时更加的消瘦,俗谓之苦夏,而饺子比较能勾起人们的食欲,丰富多样的馅料能够让人营养均衡,而且只需要煮开就可以食用,非常的方便。所以在小暑的时候食用再合适不过了。

  4、吃伏面

  小暑吃面条是许多地域的关键风俗习惯。入伏之时,恰好刚收完了小麦,家家麦满仓,而面条制作起来会比较简单,养胃易消化,因此有吃面的习俗,借以庆祝小麦大丰收,也是有尝新的意思。面条的种类有很多,南方有三鲜面、鸡丝面、干炒面及凉拌面等,而北方地区则是炝锅面和杂酱面。

  5、吃暑羊

  鲁南和苏北地区在小暑时节的有“吃暑羊”的习俗。这种习俗可追溯到尧舜时期,夏日湿热,人们食欲减退,喝上一碗羊肉汤可起到温中散寒、温补气血的作用,使人胃口大开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“羊”与”阳”谐音,夏季新陈代谢比较快,阳气损失较多,吃羊能够补充阳气。

  结语:以上是天气君小编整理的“小暑节气吃什么传统食物 小暑节气的特点”内容,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。


国内天气| 国际天气| 空气质量| 生活指数

Copyright©2020 ALL Rights Reserved.

渝ICP备18012671号-3